马云和腾讯进军电子商务物流市场的传闻,让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问题再一次被提到热议的桌面。中国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现状到底如何。2011年7月~8月,AMT咨询从供应链整体管理的战略层、策略层、运作层,通过对242家企业的调研,对国内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做了一次全视角观察。
并不理想的供应链现状
一些主要的电子商务企业,其商业模式从垂直到开放,大致可以分布如图1呈现的态势。除了选择商业模式之外,高效供应链、信息技术、顾客体验是调研中被认为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三项核心竞争力。
调研中,超过75%的电子商务公司非常认可供应链的价值。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价值是电子商务平衡各运营要素的整体架构。我们发现,新品上市速度、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体验、应变力、可拓展性和为客户提供低价的基础,是被调研的电子商务公司认为其物流环节最重要的五项价值虽然有高达75%的企业承认供应链的价值,但在接受调研的企业中,供应链管理的开展并不理想。仅47%的电子商务公司制定了供应链管理战略;42%的公司对供应链管理组织进行了整体规划、协调和优化;38%的公司表示建立了销售与运营计划机制,以动态平衡业务需求和资源供给;32%的电子商务公司梳理过端到端的跨部门和组织的新品导入、补货和订单履行流程;31%的公司有充分考虑各品类运营特色的、科学的采销计划方法和关键绩效指标设置;22%的受访者表示已有或者计划建设与日常运营系统集成的供应链计划系统、供应商协同、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
大量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如今的业务高速增长需要更大的仓容支持,但合适的仓库资源日益紧缺,华南地区和浙江地区的仓库价格在过去一年增长了50%。同时缺乏清晰的品类组合标准与控制机制,缺乏清晰的跨业务库容分配机制,仓库库位/空间利用存在优化空间,这些都加剧了对于仓库资源的需求。
爆仓、仓库资源不足的背后是电子商务公司缺乏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机制,供应链上各职能整合度不够。调研中,当当、1号店等在内的78%的电子商务公司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各主要职能部门分散地管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考核指标关注于各职能自身范畴;京东、苏宁易购等在内的超过70%的电子商务公司,仓储配送资源是作为共享服务提供给各个采销部门的,却缺乏明确规则分配来协调有限的物流资源;包括京东、1号店在内的83%的电子商务公司的供应链流程只集中于需求推动的采购补货与订单拉动的订单确认两方面,供需平衡机制的缺乏导致前后端及各业务间协同不畅。
同时,电子商务公司也缺乏系统、科学的物流网络和相关规划,仓储网络体系按照产品大类进行优化配置,配送网络尚未细化,物流参数的设定主要靠经验数值。许多电子商务公司缺乏对必要规划的明确,例如没有明确的物流单级网络还是多级网络;每级设施的功能是什么;数量需要多少;地区是需要仓库还是分拨中心;各设施应该分布于什么地方;设施的容量和订单处理能力应该是多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