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接着这个说,因为你刚才特别强调这是文化的差别。然后你还举了例子,但是在我听上来基本上不是文化的差异,是一个经理人激励机制,与我是这个企业所有者的差异。这个人碰巧是美国人,也可以是韩国人,中国人,如果他的激励是为了短期的利益,除了语言以外一样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您举的例子是经理人固有的激励机制的问题,我还没有听到我们说的文化上的差别。
柳传志:我只是举个例子,表现出来是职业经理人的机制问题。这个机制问题的解决就假定在中国,假定全是在国企里面有机制问题吗?有,那我们就换,在那当你换不了,当你发现人家去找了比如说是美国的董事,他把他的理由一说,说的非常生动,比如说中国人不懂经营,他这是胡干涉。杨元庆表达不出来,跟我表达出来了,我一听挺生气,这可能呢?崩了,这是文化的差吗?所以就是沟通的问题,中国人跟外国人沟通,想法不一样,说法不一样,就有文化问题。
钱颖一:这要深挖下去,最终产生问题。
主持人王利芬:我们再回到我们的主线上,您说您提出了这样并购的战略,决定去实施,主要的信息是说您因为您深入的介入了ThinkPad电脑发展的过程,以及你对核心信息了解了,你才决定要做。
柳传志:对,决心主要认为杨元庆这支队伍接过来以后,在行业里面没有太大的难度的。
主持人王利芬:您不是说对于IBM手提电脑也做了了解,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这些信息呢?
柳传志:谈判,你们认为我们进去以后,凭什么就把的亏损做起来?
主持人王利芬: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始谈判。
柳传志:我做决定的时候,不是分两期吗?第一期找顾问们忙活,忙活的时候顾问请对方的几个人物开始接触,还没大规模,付钱以后就开始双方谈了。并没有决定收购,但是双方大规模接触了,但是最后并没有决定同意收购,谈的过程当中就要接触他们大量的人,我们下面的人会接触大量的人,这样我就会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人怎么保留,你们的上中下对我们联想的看法是什么样?凭什么你们会这么说,你们认为怎么做才能保留品牌,当时都拿答案出来了。
主持人王利芬:在收购之前谈了一年,如果决定不收购这一年不就浪费了吗?
柳传志:那当然,做事情就是这样。我想经常会有的事情是研究了很长时间的事情最后放弃了。我想做企业真的是一个,联想制定战略就是先务虚后务实。像我们控股有真正中心战略,大概要研究两年多,一年多的时候才宣布。那个时候,比如说像中国有什么中心战略。第一步先得把我们的产权机制给做好,不能科学院占60%的股份,我们占30%,那样做了一半会很危险。这些事就都得想,如果我们院里特别的开明,认为企业应该社会化,如果科学院停下来说不行,我宁可不做。回头我做了一半,回头把我们撤下来一收,这样不就麻烦了吗?所以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要把事想的非常之透,一边做,一边试,几个主要关口能过去就做,过不去就不做了。
主持人王利芬:您一年谈的过程都是以您为主?
柳传志:不是,都是杨元庆和马雪征他们谈的。我和IBM最大的头谈过两次,我参加过五六次,下面大量接触全是杨元庆和马雪征,那些细节没有我都没谈。但是我会关心细节。
谈判特别有意思,双方律师在那吵,吵什么呢?都是一百年都用不上的事,根本没劲。但是我们也让他们吵,比如说现金流从什么时候开始接收,你看着买回来的是零现金,现金流大批返回的时刻就比较合算了,这些事我们都研究的很透彻,一定要研究出哪些是实质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
主持人王利芬:一年时间就决定收购了,就决定拍钱了是这个意思吗?
柳传志:对。
主持人王利芬:这个过程钱教授有什么总结的?
钱颖一:我没什么总结的,我觉得他讲的过程是非常典型的。
柳传志:当时完了以后,12月8日做的记者发布会,公布以后在全国很热,让大家鼓掌,后来我全都明白了,鼓掌的全是鼓励勇气,绝不表示说认为你能行。说就这一下死了也值了,都是这个。我才不愿意呢。
主持人王利芬:我特别想问一下,比如说这个事情没有您,您也不站在后面,就是杨元庆、马雪征他们带着队伍谈,您觉得能谈下来吗?
柳传志:谈得下来,但是后面是不是能够保证,因为比如说你特别想收购无非是多给了钱,有的关键的地方没有想到,人家套你,你没看出来,也上了。谈成,我们是12.5亿收购的,6亿股票、6亿现金,还有人说贵,但是真的很便宜了。你如果要花50亿美元收购也是谈成了,成我相信都会成的,但是成了以后,能不能在导火索发生爆炸的时候,那个是需要配合的。我们合作起来还是非常好的,这个让我当CEO去管业务的话,我血压马上就上来了,那就过的不愉快了。杨元庆做,他非常适合这个。我帮他把后面该挡的事挡住了,他在那做,逐渐他也很善于挡这个事的时候,我就可以往后再撤了,大家就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