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利芬:咱们今天先把前面说透了,今天取得这样的成功,我觉得一个企业会问,当时要决定并购IBM这件事情。其实当时联想并不是生存不下去,实际当时日子还是好过的,只是现在觉得不好过了,如果不并购也能过。一般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难下决心的,让你们痛下决心的是什么?
柳传志:这个说起来非常有意思,管理层杨元庆和其他几位管理层,他们属于坚决要走并购的路线,然后积极提出这个想法,IBM积极递过橄榄枝,我们就请了高盛和麦肯锡问他们并购可行不可行,他们回答肯定是可行的。不管最后成功不成功,最后都是赚钱。他们说了我还是不放心。
于是又找了美国的一家PE公司,如果我们要并购你们参加吗?他们说绝对参加,掏钱的主儿都说行,我兴趣就来了。于是就愿意请那两家帮助我们咨询,到底并购能否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考虑,这个时候是免费的,人家提出免费大概3个月左右,从那个时候你们就要决定到底做不做。从那个时候开始收费,从开始收费的时候,我当时是联想集团董事长,联想控股是联想集团的控股公司,控股还有控股的董事会,各界的领导。要一起在控股里面再研究集团并购到底怎么样,结果控股的董事会上除了我中立以外,全体否决,没有一个说能够并购的。
因为,那是我们的饭碗,并购今天看起来是成功的,在当时来看不成功的可能性远远要大的多。如果那样的话,饭碗就没了,所以大家都觉得还是做更稳妥的道路比较好。后来我们就把这个想法转达给杨元庆,他们非常着急,甚至带点愤怒。就是说,希望直接向独立董事会汇报,我觉得我很希望他们直接汇报。你想,这样谈的时候,如果我立挺的话,当时真的很难,应该让他们双方直接对话。对话的结果最后还是要看我的意见,后来做的决定就是并购之前我们照样付给人家各种费用,但是并不代表董事会下决心同意并购。就是说了一个比较活的话,但是在后面的讨论之中,我完全深入进去以后,最后真正让我下决心认为可以的,是我知道了为什么IBM做这个业务赔钱,为什么我们行,我们将会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风险,这个事弄明白了,没有下号令就通过了。我们跟董事会说认为这个可以,可以下这个指示。
就是说,实际是把所有的事都想了一遍,IBM为什么要卖,为什么IBM赔钱,我们做了就能赚钱,主要的风险在哪?我们想最后得到什么东西,最后认为没有死口,没有特别过不去了。后来我觉得这遍有组织、有系统的考虑,一个班子,把所有的事情从粗到细都筛了一遍,才决定做这件事情。后来果然所有的事情发生基本上没有出太大的错。
主持人王利芬:我特别想要问当一个企业起了走出去的念头,到最后下决心有哪些关键的点要想清楚的?
钱颖一:其实这块我刚才想问柳总,您说您当时因为参与到可行性的研究当中,你发现了其中IBM的问题以及当时对自己的评判。当时肯定有一系列的一些思考,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事情过去了。那么,您觉得这个之间的差距是很大吗?当时你们的判断,包括对自己的强项的分析等等。是不是在事后来看,是这么回事。还是说事后有这么意想不到的因素使得你成功了。
比如说举个例子,现在很多成功因素是当时想不到的新兴市场的崛起,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这个原因?
柳传志:比我们想的问题严重的也没有超出想象,严重的是关于文化磨合的方向。当时我们想三个风险,你买那个品牌,买回来之后,原来是IBM的Think,1、现在是联想的Think,人家认吗?这个怎么解决,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想过。2、怕员工流失,原来在IBM工作,今天联想进去了以后,工作人当老板了人家愿意干吗?3、当时分析过、研究过,文化磨合的风险是最大的。
现在总结什么是文化,其实就是人和人的交往。管理层那边有美国人、中国人、欧洲人、日本人,还有董事会里面原来柳传志先生说了就起作用,现在董事会里面有两家PE进来,而且创始人在里面,说了话以后能算吗?如果意见不同怎么处理?董事会和管理层能处理得了吗?这个磨合的难度超出了预想,另外两个因素都远远低于当时的预想。
主持人王利芬:您能举个例子吗?
柳传志:2009年的时候,联想一下的亏损200多亿美元,表面上是金融危机影响的,当时对外宣布说是因为金融危机到来大客户暂停买机器,而我们Think卖的都是国际上的大客户。另外中国市场里面突然特别不好,我们的利润主要在中国市场发生的,它一不好就危险了。实际上后来我看,那只是一个导火索,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导火索,早就有炸药库在那了。金融危机不出现,早晚也得出问题,那就是所谓文化磨合的问题。就是CEO本身管理的看法和我们和杨元庆的管理看法相差甚远。
具体咱们先不说别的问题,人家CEO本身是一个换了第二任的CEO,是一个很倔强的人。是一个他自己觉得管理经验很丰富的人,但是人家自己确实把自己放在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位置。他希望在联想做五年以后,把一个中国企业做起来了,利润很高了以后,人家都会觉得这是他带出来的。他到任何企业去,这是他的光荣业绩的一部分。另外他的收入本身很大的一块来源于利润。因此当你需要做长期投资的时候,比如说IT系统的投资,你并购了以后在欧美市场上,原来的IT系统是专门卖给大客户的,现在是卖给消费者客户,新兴市场都要建立IT系统,我们当时算了7个亿美元,一直按兵不动,不动最后一定要出事。但是一动就崩起来了,董事长杨元庆先生和CEO肯定会发生不同意见。如果这个CEO本身能够用流利的语言向董事会董事倾诉,杨元庆又向我倾诉,就变成中国人跟美国人的矛盾了,这个企业就会出问题了。